|
|
淡江大學「颱風」減災計畫表 TOP▲ |
|||||
致災源 |
颱風 |
||||
致災點 |
校舍、教室、運動場 |
||||
潛在災害分析 |
一、校園內較老舊建物或輕鋼架建築,無法承受颱風吹襲。 |
||||
預估災損 |
一、校舍倒塌。 |
||||
減災措施 |
一、危險、老舊建築物要求人員撤離,並搬出可用物質。 |
||||
物資需求 |
一、鏈條。 |
||||
預算編列 |
鏈條、繩索、固定膠布、木樁、固定卯釘合計30,000元。 |
||||
|
|||||
假定 |
本校遭颱風吹襲而造成損害 |
||||
區分 |
決策委員會 |
執行管制組 |
行政支援組 |
新聞組 |
|
應變 |
執行 |
一、立即召開決策委員會議。 |
一、疏散同學至避難或安全之位置。 |
一、檢查相關防範措施能否有效因應風災。 |
一、視狀況需要,撰寫新聞稿供校長核定後據以發佈新聞。 |
支援 |
與消防單位急救、難單位保持密切聯絡。 |
||||
復原 |
概要 |
一、決策委員會按風災復建計畫進行復建工作。 |
|||
支援 |
一、申請消防單位維修車輛到校協助災後維修。 |
|
|||||
致災源 |
車禍 |
||||
致災點 |
校內、校外週邊危險路段及校外活動途中。 |
||||
潛在災害分析 |
一、淡水地區街道狹小彎曲,無機車專用道,汽機車爭道情況處處可見,交通狀況混亂,學生每日上、下學途中或出入住所,均暴露在危險的交通環境之中。 |
||||
預估災損 |
一般學校週邊危險路段車禍通常都是個別性的傷亡,但是校外活動遊覽車車禍,則可能導致重大傷亡。 |
||||
減災措施 |
一、依學生反應意見或分析歷年車禍案件次數較多路段,建議地方政府主管交通部門協助改善道路規劃及交通設施。 |
||||
物資需求 |
一、急救箱。 |
||||
預算編列 |
一、交通安全教育及宣導約50,000元。 |
||||
|
|||||
假定 |
重大車禍 |
||||
區分 |
決策委員會 |
執行管制組 |
行政支援組 |
新聞組 |
|
應變 |
執行 |
一、緊急召返相關人員返校實施處置事宜會商研討。 |
一、隨時聯繫掌握最新狀況適時向校長回報。 |
備妥慰問受傷師生所需物質。 |
一、主動了解實情,並撰寫新聞稿供校長核定後,據以發布新聞。 |
支援 |
一、救護支援單位保持密切之聯繫,俾利隨時掌握全般狀況。 |
||||
復原 |
概要 |
一、聯繫本校法律顧問或具有法律背景家長出面維護受傷師生權益。 |
|||
支援 |
一、持續與交通事故處理單位聯繫,掌握事故調查結果。 |
|
|||||
致災源 |
溺水 |
||||
致災點 |
游泳池、校區附近、溪邊、池塘。 |
||||
潛在災害分析 |
一、游泳池救生員或救生設施不足。 |
||||
預估災損 |
溺水、窒息造成人員死亡。 |
||||
減災措施 |
一、開設水上安全之相關課程,加強學生水上安全觀念。 |
||||
物資需求 |
一、舉辦相關宣導活動之文具、雜費。 |
||||
預算編列 |
一、戶外安全教育宣導:5000元。 |
||||
|
|||||
假定 |
本校學生溺水 |
||||
區分 |
決策委員會 |
執行管制組 |
行政支援組 |
新聞組 |
|
應變 |
執行 |
一、立即召開決策委員會議。 |
一、排定相關急救課程於學期軍護課中授課;或運用學生社團推廣。 |
安排車輛前往事件現場協助處理。 |
一、主動瞭解事件經過並撰寫新聞稿供校長核定後據以發佈新聞。 |
支援 |
一、協調救難單位派遣救護車至事件現場協助處理。 |
||||
復原 |
概要 |
一、指派專人協助事件學生家長處理善後事宜 |
|||
支援 |
一、回報教育部校安中心事件處理經過並申請必要之補助與支援。 |
|
|||||
致災源 |
食物中毒 |
||||
致災點 |
一、校內餐飲福利部門(共計17家)。 二、學校週邊餐廳(大學城、大田寮、水源街)。 三、校外學生宿舍週邊餐廳。 |
||||
潛在災害分析 |
一、學生每日在校內用餐,因供應商家製作或運送過程遭受污染、食材存放不當、食品腐敗不新鮮或食勤人員衛生習慣不佳及食勤人員受傷傷口遭細菌感染,凡此種種,均易造成食物中毒事件發生。 二、學生離校在外食用不合衛生條件標準之餐飲,導致食物中毒事件。 |
||||
預估災損 |
個別性的食物中毒事件除了明顯症狀外很難區分,但共同用餐同學發生集體腸胃不適、嘔吐等症狀,則很容易斷定為食物中毒事件,因此食物中毒發生通常為集體的,少則十數人,多則上百人。 |
||||
減災措施 |
一、配合政令辦理教育宣導活動:餐飲衛生、營養教育、環保教育、消費者保護,宣導正確飲食與環保觀念。 |
||||
物資需求 |
一、宣導活動所需文具。 二、衛生檢查所需文具、表格。 |
||||
預算編列 |
一、辦理教育宣導活動:6000元。 二、志工與餐飲人員在職訓練:3000元。 三、膳食督導志工學生出勤獎金:30000元。 四、膳食委員會會議:30000元。 五、校外餐廳衛生安全檢查工作: 30000元。 |
||||
|
|||||
假定 |
食物中毒 |
||||
區分 |
決策委員會 |
執行管制組 |
行政支援組 |
新聞組 |
|
應變 |
執行 |
一、立即召開緊急應變決策會議。 二、掌握中毒學生人數與資料後迅速聯絡家長,同時安撫學生家長情緒。 三、立即要求餐飲商家到校協助調查原因。 四、派遣適宜人員赴醫院,了解全般狀況。 |
一、對食物中毒學生實施必要處理協助,並儘速通知一一九到校將學生送醫。 二、安撫未中毒學生情緒。 三、瞭解事件原因,並通報教育部「校安中心」。 |
一、管制送醫交通,保持送醫行動之順暢。 二、管制送醫學生名單及後送醫院資料。 三、協助衛生單位檢體檢驗事宜。 |
一、了解全般狀況,並撰寫新聞稿供校長核定後,據以發佈新聞。 二、必要時與新聞媒體保持密切聯繫,主動澄清各項不實傳言。 |
支援 |
一、與消防及衛生單位保持密切聯繫。 二、指派專責人員至醫院,密切聯繫掌握送醫學生狀況。 三、健康中心對未中毒學生仍應密切注意。 |
||||
復原 |
概要 |
一、召集決策委員會議,指示復原工作要點及分工。 二、利用校內電子媒體向全校師生公告說明事件處理情形。 三、持續前往醫院慰問送醫學生及家屬。 四、調查事件原因並深入檢討。 |
|||
支援 |
一、教務處主動安排協助送醫老師停補課事宜,不影響學生學習。 二、班導師持續輔導送醫同學並安撫班上同學情緒。 |
|
|||||
致災源 |
休閒運動傷害 |
||||
致災點 |
校內各運動場、館 |
||||
潛在災害分析 |
一、學生課餘休閒或從事運動,普遍欠缺安全警覺性,極易造成運動傷害。二、淡水地區夏天氣候熾熱,長期於室外運動暴曬,流汗過度,易造成中暑;學生對防範中暑常識欠缺,更增加夏日運動潛存於校園之危險因子。三、各類球場之防護措施若欠週全,將造成使用同學甚或旁觀(路過)者之傷害。四、運動設施、器材未妥善維護,使用同學若疏於檢視,易造成傷害。 |
||||
預估災損 |
一、同學心臟麻痺,急救不及宣告死亡。二、同學手腳骨折。 |
||||
減災措施 |
一、宣導休閒運動注意事項,強化同學安全觀念,並落實於生活及課間要求。二、利用軍護課程及社團傳授同學CPR技能與運動傷害急救常識。三、任課教師、活動指導老師於活動或課前,實施簡易健康檢查,並落實熱身活動,期減少運動傷害。四、定期檢視設施、器材,發現缺失應儘速通知相關單位改善。五、器材及設施之缺失未改善前,應管制禁止使用。 |
||||
物資需求 |
一、海棉墊。二、止滑墊。三、製冰機。四、運動醫藥急救箱。 |
||||
|
|||||
假定 |
學生休閒運動傷害 |
||||
區分 |
決策委員會 |
執行管制組 |
行政支援組 |
新聞組 |
|
應變 |
執行 |
一、立即召開決策委員會議。 |
一、傷患儘速送醫,管制現場保持完整,疏散同學,避免閒雜人等進入。 |
一、設立協調中心,協助妥處事件。 |
一、瞭解實情,並撰寫新聞稿供校長核定後,據以發佈新聞。 |
支援 |
與地區警、醫等單位及輔導機構保持密切連繫,諮詢處理經驗或提出協助需求。 |
||||
復原 |
概要 |
一、針對事件發生原因檢討缺失,逐一改進。 |
|||
支援 |
一、與地區輔導機構保持連繫,諮詢輔導經驗與技巧。 |
|
|||||
致災源 |
化學實驗使用之危險物及有害物 |
||||
致災點 |
校內實驗室 |
||||
潛在災害分析 |
一、化學實驗不慎,導致藥劑洩露,觸及身體或造成火災及更大傷害。 二、不了解化學藥品之特性,無形中曝露在危險工作環境中,造成職業災害。 三、因地震或其他外力撞擊,造成化學藥品傾倒或爆炸,傷及人員及設施。
|
||||
預估災損 |
一、成災火災燒毀實驗室人員輕度灼傷。 |
||||
減災措施 |
一、購置各式因應化學藥品之滅火器及各項防護用具。 |
||||
物資需求 |
一、化學防護器具。 |
||||
預算編列 |
一、60,000元。 |
|
|||||
致災源 |
實習場所機械設備 |
||||
致災點 |
實驗室、實習工場 |
||||
潛在災害分析 |
一、同學不熟悉機械操作程序,導致捲入、切傷、割傷及撞擊。 二、機械火花傷及眼睛。 三、金屬煙霧吸入,導致灼傷。 四、機械設備漏電,導致電擊。 |
||||
預估災損 |
輕者破皮流血,重者斷肢、死亡。 |
||||
減災措施 |
一、個人防護具。 |
||||
|
|||||
假定 |
實驗實習傷害 |
||||
區分 |
決策委員會 |
執行管制組 |
行政支援組 |
新聞組 |
|
應變 |
執行 |
一、成立救災指揮中心。 |
一、疏散同學至避難位置,避免因驚慌造成傷害。 |
一、聯繫消防、救護等相關單位支援。 |
校內事件應妥善處理,非必要時應避免引起媒體關注。 |
支援 |
一、救人為先,滅災為重,避免災情擴大。 |
||||
復原 |
概要 |
一、重建實驗室。 |
|||
支援 |
一、針對原有缺失改善實驗室。 |
|
|||||
致災源 |
法定傳染病(如SARS) |
||||
致災點 |
校內 |
||||
潛在災害分析 |
一、一般不易警覺,加上心存僥倖,降低防範心理。 |
||||
預估災損 |
本校經防疫單位通報,同時間超過二人感染,經向教育部核備同意停課二週,造成學生學習中斷。 |
||||
減災措施 |
一、分發宣導資料,建立正確防疫觀念。 |
||||
物資需求 |
一、各體溫檢測站二枝、保健組四枝耳溫槍。 |
||||
預算編列 |
漂白水每月3000元。 |
||||
|
|||||
假定 |
師生感染SARS |
||||
區分 |
決策委員會 |
執行管制組 |
行政支援組 |
新聞組 |
|
應變 |
執行 |
一、立即召開決策委員會議。 |
一、執行疫情通報作業。 |
一、全校消毒並採購耳溫槍、口罩及消毒藥水、手套等物資。 |
一、主動瞭解實情,並撰寫新聞稿供校長核定後,據以發佈新聞。 |
支援 |
一、與鎮衛生所及環保單位保持密切聯繫,對本校週邊環境消毒。 |
||||
復原 |
概要 |
一、學校利用課餘及假日實施補課或錄影教學。 |
|||
支援 |
一、持續與鎮衛生所及環保單位保持聯繫,對本校及校外週邊社區消毒。 |
||||
備考 |
心理復健部份依據「淡江大學防制SARS心理輔導工作作業模式」處理。 |
|
|||||
致災源 |
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禽流感) |
||||
致災點 |
校內 |
||||
潛在災害分析 |
一、可能與已感染之患者直接或間接接觸而不自知。 |
||||
預估災損 |
本校經防疫單位通報,經向教育部核備同意停課,造成學生學習中斷。 |
||||
減災措施 |
一、分發宣導資料,建立正確防疫觀念。 |
||||
物資需求 |
一、各體溫檢測站2枝、保健組4枝耳溫槍。 |
||||
預算編列 |
依實際需要核實編列。 |
||||
|
|||||
假定 |
師生疑似(或確認)感染禽流感 |
||||
區分 |
決策委員會 |
執行管制組 |
行政支援組 |
新聞組 |
|
應變 |
執行 |
一、O、A1、A2級: |
一、O級: |
一、於A2、B、C級時執行全校消毒。 |
一、主動瞭解實情,並撰寫新聞稿供校長核定後,據以發佈新聞。 |
支援 |
一、與鎮衛生所及環保單位保持密切聯繫,對本校週邊環境消毒。 |
||||
復原 |
概要 |
一、學校利用課餘及假日實施補課或錄影教學。 |
|||
支援 |
一、持續與鎮衛生所及環保單位保持聯繫,對本校及校外週邊社區消毒。 |
|
|||||
致災源 |
狂犬病帶原動物 |
||||
致災點 |
校內 |
||||
潛在災害分析 |
一、可能與已感染之患者直接或間接接觸而不自知。 |
||||
預估災損 |
本校經防疫單位通報,經向教育部核備同意停課,造成學生學習中斷。 |
||||
減災措施 |
一、分發宣導資料,建立正確防疫觀念。 |
||||
物資需求 |
一、狂犬病疫苗。 |
||||
預算編列 |
依實際需要核實編列。 |
||||
|
|||||
假定 |
師生疑似(或確認)感染狂犬病 |
||||
區分 |
決策委員會 |
執行管制組 |
行政支援組 |
新聞組 |
|
應變 |
執行 |
一、O、A1、A2級: |
一、O級: |
一、A1級:請總務處加強校園內流浪動物管理。校園內流浪犬皆已由總務處施打狂犬病疫苗。 二、A2、B、C級:保健組追蹤可疑病例,掌握防疫器材之分發與採購。 |
一、主動瞭解實情,並撰寫新聞稿供校長核定後,據以發佈新聞。 |
支援 |
一、與鎮衛生所及環保單位保持密切聯繫,如因疫情需要提供必要之援助。 |
||||
復原 |
概要 |
一、學校利用課餘及假日實施補課或錄影教學。 |
|||
支援 |
一、持續與鎮衛生所及環保單位保持聯繫,如因疫情需要提供必要之援助。 |
|
|||||
致災源 |
自殺自傷 |
||||
致災點 |
教室、廁所 |
||||
潛在災害分析 |
一、學生肇生此事件,事發前所顯示之徵兆,多屬隱性,若未具備敏銳的覺察力,及有效的防範,極易造成傷害。 |
||||
預估災損 |
一、學生墜樓身亡。 |
||||
減災措施 |
一、辦理知能研習,強化自我傷害防治觀念,提昇教職員工輔導技能。 |
||||
物資需求 |
一、喇叭鎖。 |
||||
預算編列 |
依狀況發生實際支出數由營繕組預算額度內支付。 |
||||
|
|||||
假定 |
學生自我傷害 |
||||
區分 |
決策委員會 |
執行管制組 |
行政支援組 |
新聞組 |
|
應變 |
執行 |
一、立即召開決策委員會議。 |
一、傷患儘速送醫,管制現場保持完整,疏散同學,避免閒雜人等進入。 |
一、設立協調中心,協助妥處事件。 |
一、瞭解實情,並撰寫新聞稿供校長核定後,據以發佈新聞。 |
支援 |
與地區警、消、醫等單位及輔導機構保持密切連繫,諮詢處理經驗或提出協助需求。 |
||||
復原 |
概要 |
一、檢討缺失策進作為納入減災、整備及應變等階段演練,期強化各 |
|||
支援 |
一、與地區輔導機構保持連繫,諮詢輔導經驗與技巧。 |
|
|||||
致災源 |
火災 |
||||
致災點 |
餐飲商家 |
||||
潛在災害分析 |
一、夜間,失去搶救的第一時間。 |
||||
預估災損 |
燒毀建築物面積達一千平方公尺,財產估計損失在五十萬元以上,人員傷亡,視火災程度而定。 |
||||
減災措施 |
一、建立消防支援體系。 |
||||
物資需求 |
一、乾粉式滅火器(十磅)一百具。 |
||||
預算編列 |
乾粉式滅火器約55000元。 |
||||
|
|||||
假定 |
學生上實驗課時,不慎引起火災或宿舍用電不當電線走火。 |
||||
區分 |
決策委員會 |
執行管制組 |
行政支援組 |
新聞組 |
|
應變 |
執行 |
一、成立救災指揮中心,指揮災害搶救。 |
一、疏散同學避難,並清查有無人員留置火場。 |
一、聯繫消防等相關單位支援,並引導消防車至起火位置。 |
查明真相,適時提供媒體火災發生時間、災害損失及目前火場掌握情形等資訊。 |
支援 |
一、消防單位到達後,將現場指揮權移轉至消防單位。 |
||||
復原 |
概要 |
一、指導各處室查明並坦誠面對災害事實,並指派學務處負責與家長溝通。 |
|||
支援 |
一、購置消防設備器材、加強建築物評估及電線電路與消防設備檢修。 |
|
|||||
致災源 |
人為破壞失竊事件 |
||||
致災點 |
商家賣點 |
||||
潛在災害分析 |
一、警覺不夠,貴重物品或現金未能減少放置,易給歹徒可乘之機。 |
||||
預估災損 |
一、院系辦公室遭侵入,損失相機兩台、電腦及現金八千元。 |
||||
減災措施 |
一、加強宣導寶貴物品及現金應貼身保管,減少放置學校或宿舍寢室之機會。 |
||||
物資需求 |
一、監視設備。 |
||||
|
|||||
假定 |
學校辦公室被人撬開,辦公桌抽屜及公文櫃東西掉落一地 |
||||
區分 |
決策委員會 |
執行管制組 |
行政支援組 |
新聞組 |
|
應變 |
執行 |
一、立即指示報警處理,並維持現場完整。 二、請總務處調閱監視影帶查看有無線索。 三、要求清點財務,掌握災損。 |
一、向警方報案並維護現場完整。 |
一、調閱監視影帶,查看有無線索。 |
一、瞭解事情始末,並撰擬新聞稿,呈校長核示後視需要發佈新聞。 |
支援 |
一、連絡警方到校,應有專人負責接待及解說。 |
||||
復原 |
概要 |
一、檢討失竊原因,做好因應,杜絕類似事件重演。 |
|||
支援 |
一、各處室系所辦公室應比照重要設施之防護,做好防竊保全準備。 二、若初步評估破壞竊盜者(為本校學生者),且有反社會人格違常偷竊癖傾向者,宜轉介諮商輔導組進行精神疾患評鑑。 |
|
|||||
致災源 |
校園侵擾(恐怖攻擊)事件 |
||||
致災點 |
運動場 |
||||
潛在災害分析 |
一、本校校園四周,並無圍牆阻絕,人員可自由進出、車輛雖有監控,但易遭不法(恐怖)份子侵入,不易在第一時間發現。 |
||||
預估災損 |
一、本校同學與校外人士發生爭端、糾紛引發群架情事,本校一位同學頭部受創。 |
||||
減災措施 |
一、廣設監視系統,在第一時間即能掌握不法份子侵入情資。 |
||||
物資需求 |
一、監視設備。 |
||||
|
|||||
假定 |
本校校園遭多名青少年侵入尋人施暴處理私人糾紛衝突 |
||||
區分 |
決策委員會 |
執行管制組 |
行政支援組 |
新聞組 |
|
應變 |
執行 |
一、立即報警處理 |
一、奉指示前往警局人員,隨即在警方的陪同下,與渠等雙方溝通,瞭解事情始末。 |
一、指示學校警衛應提高警覺,加強校園巡邏,防範校園遭破壞情事。 |
一、瞭解事情始末,並撰擬新聞稿,呈校長核示後視需要發佈新聞。 |
支援 |
一、連絡警力到校,應有專人負責接待及解說。 |
||||
復原 |
概要 |
一、列為安全教育事項,並告誡同學不可在外與他人結怨。 |
|||
支援 |
一、增加法治教育與情緒管理之專題講演。 |
|
|||||
致災源 |
性侵害事件 |
||||
致災點 |
學生宿舍、校外學生賃居處、家裡、約會地點、打工地點、教室、研究室、各種隱藏空間。 |
||||
潛在災害分析 |
一、性侵害的加害人與被害人大多數是熟識的人,由於認識的關係而往往疏於防備,缺乏警覺性。也常常因彼此間有權力階層關係,而使得被害者不敢奮力反抗或申訴。 |
||||
預估災損 |
一、受害者身心受創,產生對人、對環境的不信任,影響未來的人際關係和發展。 |
||||
減災措施 |
一、宣導本校「性騷擾及性侵犯實施要點」,鼓勵不幸遭受性侵害學生,應勇敢向相關單位尋求協助,減低傷害。 |
||||
物資需求 |
宿舍分機直撥求援系統檢修測試。 |
||||
|
|||||
假定 |
本校賃居校外女同學遭尾隨歹徒侵入住處性侵害得逞 |
||||
區分 |
決策委員會 |
執行管制組 |
行政支援組 |
新聞組 |
|
應變 |
執行 |
一、受理性侵犯單位應通報當地性侵害防治中心;對於被害人之資料應徵詢其通報意願。 |
一、通報警察單位,協助驗傷與採證,進行詢問與調查。 |
一、協助現場蒐證,並徵詢被害人是否提出申訴。 |
一、斟酌是否發佈新聞稿? |
支援 |
一、協助當事人申請陪同偵查。 二、鑑定書及證物袋之保管。 三、提出申訴之管道及不提出申訴之妥善處理。並告知申訴者其相關權益與可運用之資源。 四、破除被害人被性侵犯的迷思,鼓勵勇於求助。 |
||||
復原 |
概要 |
一、請警察單位加強治安之維護。 二、對外宿學生宣導應隨時注意自身安全。留意周遭環境。 三、加強性侵犯防治觀念,提供相關法令及資訊。 > |
|||
支援 |
一、辦理演講、張貼海報、利用電腦網路等途徑宣導,以達初級預防效果。 |
|
|||||
致災源 |
學生山難事件 |
||||
致災點 |
台灣山區 |
||||
潛在災害分析 |
一、台灣各山區山勢陡峭險峻,風景秀麗,常為一般勇於挑戰,喜愛自然學子最愛。 |
||||
預估災損 |
登山隊伍在登山途中發生傷殘、身亡、迷途、失蹤、失聯、車禍及掉落山谷等事件。 |
||||
減災措施 |
一、對於學生社團活動主動先期掌握,並要求提供活動全程之企劃準備事宜。 |
||||
物資需求 |
一、GPS全球定位系統。 |
||||
預算編列 |
一、GPS全球定位系統約150000元。 |
||||
|
|||||
假定 |
本校登山社同學在登山途中發生落隊失蹤事件 |
||||
區分 |
決策委員會 |
執行管制組 |
行政支援組 |
新聞組 |
|
應變 |
執行 |
一、有效掌握全部山難資訊及救助資源。 |
一、瞭解該登山隊學生是否足夠糧食、飲水、禦寒衣物、夜間照明設備、通訊設施等狀況,適時安撫學生情緒。 |
一、聯絡家長接待並安撫情緒事宜。 |
瞭解事情始末,並撰擬新聞稿,呈校長核示後,視需要發佈新聞。 |
支援 |
一、前往現場人員必備禦寒裝備飲食器物經費等宜。 |
||||
復原 |
概要 |
一、掌握病、傷同學狀況,適時至醫院慰問關懷。 |
|||
支援 |
加強對學生宣導登山安全教育。 |
|
|||||
致災源 |
地震事件 |
||||
致災點 |
校內各設施 |
||||
潛在災害分析 |
一、台灣地貌仍處新生地形,且位處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鄰接地帶,在兩者推擠下地震頻繁。 |
||||
預估災損 |
房舍毀損、人員傷亡、交通受阻。 |
||||
減災措施 |
一、配合每學期防災教育,強化學生震災逃生知識。 |
||||
物資需求 |
一、滅火器、消防栓(管)等滅火設施。 二、緊急照明、逃生緩降梯等逃生設備。 三、緊急急救藥品。 |
||||
|
|||||
假定 |
本校發生芮氏地震儀七級以上震災 |
||||
區分 |
決策委員會 |
執行管制組 |
行政支援組 |
新聞組 |
|
應變 |
執行 |
一、立即動員各組依業管權責展開救災。 |
一、完成緊急疏散行動。 |
一、加強校園巡邏,防範意外打劫事件。 |
瞭解校園受損狀況及救災進度,經校長核示後適時發佈新聞稿,以穩定人心。 |
支援 |
連絡警力、救災、救護人力到校,相關單位負責聯繫與協助,確保工作順利進行。 |
||||
復原 |
概要 |
一、列為安全教育事項,強化學生震災知識。 |
|
|||||
致災源 |
病蟲害事件(紅火蟻) |
||||
致災點 |
校內草皮花圃 |
||||
潛在災害分析 |
紅火蟻侵入本島後可能擴散危害校園途徑: |
||||
預估災損 |
一、火蟻取食作物的種子、果實、幼芽、嫩莖與根系,對於校內植裁造成相當程度的傷害。 |
||||
減災措施 |
由環安中心負責鑑定、事務組負責狀況排除、校安中心負責情況掌握、通報作業以形成全面防災認識及完成減災作為。 |
||||
物資需求 |
一、滅蟻藥劑。 |
||||
|
|||||
假定 |
本校遭受紅火蟻入侵 |
||||
區分 |
決策委員會 |
執行管制組 |
行政支援組 |
新聞組 |
|
應變 |
執行 |
掌握災情狀況,適時予以工作指導,確保災情儘速解除。 |
一、完成災區隔離作業。 |
一、加強受害區域巡邏,避免人員誤入情事發生。 |
瞭解校園受侵害狀況及防治作為與進度,經校長核示後,統一對外發言,提供外界統一之訊息。 |
支援 |
連絡防疫人力到校,相關單位負責聯繫與協助,確保工作順利進行。 |
||||
復原 |
概要 |
列為安全教育事項,強化學生相關知識。 |
|
|||||
致災源 |
遭恐嚇詐欺 |
||||
致災點 |
校內各設施 |
||||
潛在災害分析 |
一、校園威脅恐嚇事件是歹徒詐騙手法的變種伎倆,恐嚇詐騙事件對師生心理情緒及校園安寧均會產生鉅大影響,若發生實體的破壞行動,甚至將會造成重大傷亡。因此,處理時需秉持「寧可信其有,謹慎小心處理」的態度,並以師生安全為最優先考量。 |
||||
預估災損 |
一、歹徒威脅於食物或飲用水源下毒,對於校內植裁造成相當程度的傷害。 |
||||
減災措施 |
一、為避免學校、家長及社會大眾勿過度緊張及造成仿效的負面效應,又基於提昇各校維護校園安全危機意識之考量,平時可製作防詐騙家長聯繫函及加強反詐騙宣導;遇有個案發生時則報警,請求專業協助,各校若接獲恐嚇詐騙電話後,應立即向當地警察機關報案。 |
||||
|
|||||
假定 |
本校遭歹徒恐嚇詐欺 |
||||
區分 |
決策委員會 |
執行管制組 |
行政支援組 |
新聞組 |
|
應變 |
執行 |
一、立即動員各組依業管權責展開恐嚇詐欺防制作為。 |
一、做好學校遭恐嚇詐欺之處置作為及程序。 |
一、請總務處安全組加強校園巡邏,避免歹徒有機可乘。 |
瞭解校園遭恐嚇詐欺事件處理及防治作為與進度,經校長核示後,統一對外發言,提供外界統一之訊息。 |
支援 |
連絡轄屬警局到校,相關單位負責聯繫與協助,確保工作順利進行。 |
||||
復原 |
概要 |
列為安全教育事項,強化學生相關知識。 |